进入适老模式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动态 > 正文内容

【文化中国行】河南南阳医圣文化园正式开园!一起打卡全球中医药文化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4-06-01 来源: 阅读次数: 【字体: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本报记者 张昕


5月13日,河南南阳医圣文化园正式开园,全球中医药文化新地标在南阳诞生——

微信图片_20240601175731.jpg


文化中国行


红墙疏影,暗香浮动,红墙、黄瓦、白玉圆雕互为映衬,在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构筑了一处古朴又诗意的空间。

“早就知道医圣祠网红墙非常漂亮,我们专门来打卡拍照,特别出片。”五一小长假期间,从郑州来南阳旅游的王小姐正在医圣祠外围的红墙拍照,她特地来到试运行的医圣文化园感受中医药文化。

微信图片_20240601175724.jpg


文化园航拍图。南阳中医药发展局供图


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地。在这里,道路叫“医圣祠街”与“仲景路”,路旁红墙叫“圣祠红”,问及本地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医圣张仲景的故事——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南阳市全力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品牌的实践,让仲景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打造中医药文化新地标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医圣祠,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三年后,医圣文化园建设项目一期竣工,正式开园,同时开放张仲景博物馆、中医药体验馆、中药标本馆。5月13日开园当天,还有张仲景舞台剧、名老中医义诊等众多丰富的文化节目及中医药体验内容供市民选择。

微信图片_20240601175739.jpg


开园仪式当天,现场演出张仲景舞台剧。医圣文化园供图


医圣祠是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祠内有历代名医石刻画像碑廊,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其中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木刻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有如此厚重文化积淀的历史遗迹上,南阳市加强对医圣祠的修缮和维护,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医圣文化园建设项目。文化园以汉风汉韵为基调、以医圣祠依托,还作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的支撑项目,目标是打造成为“全球中医圣地、世界中医之窗、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引领仲景文化、中医药服务贸易走向世界。

在这个初夏的五月,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萦绕着宛城南阳。沿风格一致的“祠、墓、馆”新中轴线一路走来,文化园内汉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张仲景博物馆巍然屹立,医圣钟楼、鼓楼分列两侧,更显庄严大气。文化园项目一期为文化传承区,重点实现朝圣拜谒、展览展示、研学问诊、学术交流等功能,主要建设张仲景博物馆主馆、仲景书院、坐堂行医馆、国医馆、体验馆、标本馆等。

“园子很大很漂亮,还有这个艾草粽子和艾草青团,非常不错。”假期带着孩子来游玩的侯女士停留在养生药膳摊位前,全家人都沉浸在游园的乐趣中。

5月1日至11日是医圣文化园试开园的日子,医圣山和明远顶人头攒动,中医药养生、中草药展示摊位前挤满了市民游客。灯光秀、楼体投影秀,全天几十场演出……多元文化形式带领游客深度领略医圣文化,强力带动了五一期间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热”。据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医圣文化园累计接待全国游客超20万人次。

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的红墙,是1982年5月建筑大师杨廷宝回到故乡南阳时参与讨论设计的,山门处采用了渐变的红墙。这不仅成为了医圣祠独有的“红色”,也孕育了红墙内外现代与古典碰撞激扬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力量。


完善中医药博物馆体系

汉代建筑群气势恢宏,十大名医塑像群巍峨伫立,张仲景博物馆主馆共六层楼代表着六经八纲……从建筑风格、历史古迹、景观花草到河道水系和文化底蕴,每一处都体现着中医药文化元素。

“走进这个地方,会感受到空气中都弥漫着中医药文化的浓郁氛围。”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说。“泛博物馆”概念在此凸显,除了张仲景博物馆主体,还有中医药体验馆、中医药科普馆、中药标本馆、中国抗疫史馆、大堂行医馆、国医大师馆等,共同补充了中医药博物馆体系。

“医圣祠既是中医文化圣地,承载人文历史;也是中医祖庭,供后人朝圣纪念。”刘海燕说,医圣文化园融多个功能为一体,不仅是先人的墓地和祠堂,还是一座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又有承担教学功能的仲景书院,并建设了汉代风貌的古建筑群落。

以文化引领产业也是文化园建设的目标。据介绍,项目二期为产业发展区,重点实现会议会展、康养体验、药材交易、餐饮住宿等功能,建设内容主要为游客服务中心、仲景国际交流中心、功能性园区建筑、医圣文化街区等。

“文化托举产业,产业反哺文化。”刘海燕对此很有信心,医圣文化园开园标志着南阳在弘扬仲景文化上有了新载体,兴道地宛药、育千亿产业,特色诊疗、医养、康养、药膳等新业态将在文化园展开,充分展示南阳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成就,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最终彰显国家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40601175745.jpg


文化园航拍图。南阳中医药发展局供图


丰富仲景文化内涵

仲景文化在河南甚至全国的影响力之深远,离不开多年来南阳市深入实施仲景文化弘扬工程的成效。

南阳市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仲景大讲堂、八段锦锦标赛、“全国高校医学生打卡医圣故里”等一系列活动,设立仲景文化宣传月,深入挖掘和整理张仲景等古代医圣的医学遗产,让“张仲景”成为南阳响亮的城市名片。特别是在医圣祠设立张仲景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基地,创作了一批以仲景题材为主的歌曲、小说、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出版发行《中医祖庭》《走进医圣祠》等书籍,发行《张仲景》特种邮票。

重视海外传播,推动仲景文化交流互鉴。张仲景博物馆被评选为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张仲景经方阁国内外连锁店已在俄罗斯、日本、越南开设分中心,推动中医药服务国际化发展;持续提升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一节一坛一会”的海内外影响力,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全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获得国际传播新突破。

“保护中医药古籍文献,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延续。”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局长崔书克点出中医药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南阳市依托张仲景博物馆开展仲景学术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全面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物定级、建档、备案工作,厘清仲景典籍资源现状,推动中医药古籍数字化挖掘,打造中医药古籍数字化服务应用产品;进一步加快建设数字化中医博物馆,面向海内外征集中医药古籍文物;创新发展仲景方、药、针、灸理论体系和应用,挖掘“南阳经方医派”学术精髓,弘扬好医圣精神。

“南阳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努力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扛大旗、走前列,让仲景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崔书克评价道。

下一步,南阳将秉承医圣精神,持续叫响仲景文化品牌,继续加大医圣文化的弘扬力度和保护力度,守住南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和魂,推动医圣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南阳力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刘超 审核:冀丹丹)

版权所有: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

地址:南阳市范蠡东路与南都路交叉口东南角,南阳市民服务中心南区2号楼5楼 邮编:473000

办公电话:63030088 值班电话:63051788 咨询电话:63030060 E-mail:nyszyyfzj@163.com

ICP备案:豫ICP备05017951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57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18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