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内,紫荆花灿若云霞,萌发新绿。墙外,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如火如荼,仲景书院主体封顶,崇楼高阁气势恢宏。不远的将来,具有“汉风汉韵”的医圣祠文化园不但承载仲景文化的历史记忆,还将成为南阳中医药人文汇聚区。
“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医圣祠照壁上镌刻的对联由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撰写,是对张仲景医术与仁心的深刻总结,彰显了心怀苍生、悬壶济世的仲景文化精神。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首站来到医圣祠时,在这副对联前停下脚步,仔细观看。
一路向里,华夏十大名医汉白玉雕像默立,其他历代名医事迹也在旁边的碑廊勒石以记。医圣祠里,平均每天有上千名游客参观拜谒,每年的正月十八仲景诞辰纪念日能迎来5万多人。
张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员杨磊说,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随后召开的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大会提出,要持续叫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地标。
医圣祠区域,塔吊林立,施工正酣,医圣祠文化园一天一个新模样。“2022年5月中旬中轴线主体建筑将封顶,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实现项目一区园内所有主体建筑封顶,2023年5月12日医圣祠文化园一区开园。”在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工地上,南阳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仲景博物院院长刘海燕介绍了项目建设的“三个节点”。
自项目启动之始,医圣祠文化园就牵动着中医药爱好者的心。2021年6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医圣祠文化园项目纳入“十四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一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目前,仲景书院已完成主体施工。根据规划,医圣祠文化园以“汉风汉韵”为基调,凸显医圣祠的唯一性和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坐标价值;明确“三亭三拜、十八景致、天医九星、鹿鹤同春”的空间结构,不仅在建筑风貌上响应“地标”建筑的要求,更是在细节上还原明清医圣祠的历史文化记忆。医圣祠文化园要以发扬光大仲景文化为目的,融“馆、祠、院”于一体,实现文化旅游、展览展示、研学问诊、康养体验、文创研发、企业孵化等功能。
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面积约689亩。根据功能布局,园区划分为一区“文化传承区”和二区“产业发展区”。“文化传承区”着重打造医圣祠人文景区,将兴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仲景书院、中医药(科普)体验馆、仲景国医馆、中医抗疫馆、中药标本馆、坐堂行医馆、朝圣广场、医圣山、医圣廊桥,恢复中轴线、医圣祠历史十八大景观等,与医圣祠形成完整的医圣文化传承脉络。“产业发展区”主要功能有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孵化、药企总部研发、文旅和文创融合、会议会展、医疗康养、艾产品交易、配套服务等。
宛城区是医圣祠所在地,依托仲景文化和医圣品牌,“宛艾”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艾产品出货量占全国市场30%,覆盖全国70%的艾制品市场。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以医圣祠文化园建设为龙头,将南阳打造成“全国中医药名都”。该市计划到2030年,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千亿级规模。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