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内容

【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中医养生理念之顺应自然

发布时间:2023-06-13 来源: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阅读次数: 【字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和合的整体,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中医养生学吸收这一思想,形成了“天人一体”“天人相应”的观念。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人与这些环境互相通应、息息相关。人们只有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与之和谐融洽,才能尽终天年。

解读:“顺应自然”: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顺应自然养生包括顺应四时调摄和昼夜晨昏调养,即人的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和防病都要因时、因地而变化,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相适应的目的。例如,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习惯,根据四季的不同特点适当调节自己的饮食起居规律等。“阴阳平衡”: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从而保持人体内部和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人体内部和内外界环境间的阴阳平衡。“因人而异”:不同人群的体质类型及人在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不同时期的体质均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医养生保健过程中,不同的人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防治原则和保健方法。例如,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不论用温热剂还是苦寒剂,均应中病即止;老年人大多肾气已衰,中气虚乏,易受邪致病,治病用药尤须审慎;阴虚体质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阳虚体质者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泻火等。



壹  天人一體

天人一体观认为,人生于天地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生成与运行,与天地自然遵守相同的基本规律。天人一体的物质基础在于一元精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尤其以道家为代表,将精气作为天地自然产生的物质源头。中医学引入这一思想,从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提出气是组成天地万物最根本的物质,人和自然都是一元精气所化生。养生只要设法获得精气、保持精气,使精气互生、形充神旺,就能延年益寿。

天人一体的运行规律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哲学观念,用以概括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人作为天地的一部分,也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医将其引入,成为基础理论之一,用于广泛解释人的生理病理及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和通应性。万物通过阴阳五行变化的共同法则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一片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景象。养生正是在这个万物一体的环境下进行的。



贰  天人相應


1.人與氣候環境相應


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体在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身也会随之发生生理、病理的改变。在生理上,春夏之时,阳气与温热之气候相应而发泄于外;秋冬之时,阳气与寒冷之气候相应而敛藏于内。在病理上,一些慢性疾病往往在气候剧烈变化时发作或加重。这都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必须依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使之与外界阴阳变化和谐,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医提出了顺应四时变化、顺应月廓变化、顺应昼夜变化等因时制宜的养生法则。


2.人與地理環境相應


地理环境对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地域的差异、居住条件的不同,人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环境和生理病理也不相同。不同地域的人,在与当地地理环境长期适应的过程中,会在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或称地域性。由于长期的环境作用和饮食的偏嗜,造成了各地域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特殊的地方病与多发病。初到一个新的地域,由于暂时对地理环境不适应,会出现所谓“水土不服”的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多数人都能够逐渐适应,表现出符合当地地理的身体甚至心理特点。人欲得长寿,就必须因地制宜,适应居处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改良、优化生存环境,并施以符合自己居处环境的养生方法。


3.人與自然生物協調


人虽为“万物之灵”,但生物的基本特征在人体也有所体现,因此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动、植物有一定的相似性。人与自然生物共生于天地之间,二者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对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的生存除依赖气候、地理环境外,和谐的生物环境也必不可少。自然生物与人在互利互用却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达到和谐融洽,形成内在良性循环的整体,这是人类正常生存的必备条件。一旦这种良性循环被打破,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甚至生命堪虞。这种失常现象在当今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养生强调应保持与生物环境的协调性,使人类与其他生物一体相应、和谐共存。



版权所有: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主办单位: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地址:南阳市范蠡东路与南都路交叉口东南角,南阳市民服务中心南区2号楼5楼 邮编:473000

办公电话:63030088 值班电话:63051788 咨询电话:63030060 E-mail:nyszyyfzj@163.com

ICP备案:豫ICP备05017951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57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18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