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阳中医药模式呼之欲出 ——专访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

时间:2022-08-22 来源: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阅读次数:

编者按:作为医圣故里仲景文化发源地,中华医药文明发祥地,南阳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文化名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时谆谆教诲,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面临百年难遇发展机会,如何答好试卷,为振兴南阳中医药事业,为出彩中原、健康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随着本刊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去听听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如何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对话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

《魅力中国》:一代良医千秋月,南阳作为医圣故里,在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崔书克: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仲景文化发源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在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有四个独特优势:

医圣祠文化园效果图2.jpg

医圣祠文化园效果图

一是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中医药文化根基深厚,老百姓有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传统。医圣张仲景奠定了南阳在全国中医药界的历史地位,医圣祠成为仲景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每年有上万名中医药界人士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南阳成功举办了15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9届仲景论坛,极大提升了南阳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二是中医医疗资源丰富。市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共有73家中医医院(其中“三甲”中医院3家、三级中医院1家),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家,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培育专科各1个,省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21个,省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县级重点中医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6个,657家中医诊所,中医医院实际开放床位9795张,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9658人。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中医药教育资源丰富。有中医药本、专科院校各有一所,年招生近万人;正在推进的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作,得到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已于2021年12月22日全面开工。

四是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南阳拥有良好产业资源禀赋,作为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南阳历史上盛产天然药物2436种,其中拥有以“八大宛药”为代表的道地名优药材30余种,是全国著名的艾草之乡、辛夷之乡、山茱萸之乡。

艾草图片.jpg

艾草种植

《魅力中国》: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作为中医药文化,如何搭好助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高纬度发展。

崔书克:中医药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是独特的医疗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南阳市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历史机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尤其“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的发展目标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上升到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得力措施,制定了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定位。

一是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全球中医圣地。为打响张仲景品牌,启动实施医圣祠文化园建设项目,将医圣祠周边670亩地块无偿划转,使医圣祠规模由18亩扩大到689亩。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一期占地432亩,打造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综合体。创设仲景文化宣传周,在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等重要节日举办拜谒医圣大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医圣故里成为全球中医人心目中的圣地。开展中医中药文物普查,加强对《伤寒论》等古典文献的研究,建立经方数据中心,深入挖掘和传承仲景学术精华,创新发展仲景方、药、针、灸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提升仲景学术理论水平。实施“杏林寻宝”工程,开展民间中医特色疗法收集、整理、评价及推广工作,挖掘保护民间中医精华。实施仲景文化传播行动,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办好“仲景大讲堂”,推动仲景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扎实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在医圣祠设立“张仲景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基地”,鼓励创作张仲景主题文艺作品,着力营造医圣故里浓厚的仲景文化氛围。今年在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以专家义诊、中医药文化科普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活动,目前已陆续开展80余场,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场面火爆,广受群众欢迎。

开幕式.jpg

第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九届仲景论坛开幕式

二是发展中医事业,打造全国中医高地。南阳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合作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打造辐射豫鄂陕毗邻区域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7月份,“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在南阳市中医院正式挂牌。8月份开始,望京医院将长期派驻若干一流专家人员实地坐诊、指导,交流,实现望京医院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去年12月开工建设市中医院新院,建成基础设施先进、专科特色突出、“医、教、研、养”于一体的全国一流“三甲”中医院,目前正在基坑开挖及支护,初步设计及概算已完成。同时整合医疗资源,将南阳市骨科医院整体并入南阳市中医院,规划建设市中医院“一馆六院多中心”。“一馆”即仲景馆;“六院”即打造六个“院中院”,包括:骨伤医院、脑病医院、儿童医院、肛肠医院、肿瘤医院、康复医院;“多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快速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力争1-2年跨入全省前列,目前南阳市中医院骨科医院已在市中医院独山院区挂牌成立。协调河南中医药大学和河南省人社厅,在市中医院设立“河南中医药大学豫西南硕士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对接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将市中医院设立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和慢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组织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做好“一老一小一残”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中医药服务。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已签约200多万余人,计划到2022年底覆盖全市400-600万人。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挖掘筛选出针对50-100个病或证进行治疗的,已在临床长期使用、方法独特、技术相对成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已初步遴选出13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计划下半年对全市中医师开展培训推广。  

三是发展中药产业,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将中医药产业链作为全市支柱产业链,建立链长制,成立中医药产业链领导小组,全力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启动宛药振兴计划,打造“宛药经济走廊”,依托“两山两源”(伏牛山、桐柏山,丹江源、淮河源)中药材资源优势,在淅川、西峡等地,布局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种植基地,种植中药品种79个,种植面积185万亩,建成3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5个定制药园,中药材种植年产值70亿元。推进中医药产业链群建设,实施中药企业“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及重点企业“四大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股份制改造)工程,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劲的龙头中药企业,推动以仲景经方用药为主的单一饮片、浓缩型颗粒饮片等新型产品品类的结构优化。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打造世界艾乡。全力打造以卧龙区、宛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区)的“中原艾谷”,建设全国艾草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目前,我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带动30余万户农户从艾草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获益,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基地、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依托西峡老界岭、淅川丹江大观苑、内乡宝天曼等地理区位生态资源禀赋,融合仲景文化元素,开发中医药观光、研学、疗养等特色旅游路线,建成9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4个南阳市康养旅游基地。

艾草收割图片1.jpg

艾草采收

《魅力中国》:疫情防控,大国担当,南阳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您怎样看待疫情防控中中医的作用。

崔书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医一直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所在,自西汉到清末,我国共经历了321次大型瘟疫,从天花到鼠疫,从流感到肺炎,从来没有出现过欧美那般一次性上千万人死亡的惨状,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瘟疫方面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肆虐人类的天花,在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后便被人类消灭,而人痘接种术始于我国明代。科学家屠呦呦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来源于中医经典方剂组合的张仲景经方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也可结合危重症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成为疫情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发挥了中医药协同作用,表现可圈可点。一是广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发挥了预防关口前移作用,南阳市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及时发布了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广泛宣传本市预防方案和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知识。二是免费提供中药茶饮,发挥了早期干预作用。在全市所有中医机构免费提供中药预防茶饮,已受益260万人次。三是在全市集中隔离点派驻中医师,指导被隔离人员应用中药预防,隔离人员(密接、次密接)应喝尽喝中药预防制剂,应用率100%。四是全程深度参与病例治疗,发挥了协同救治作用,储备派驻方舱医院中医医护人员162名。

张仲景国医大学概规效果图.jpg

张仲景国医大学概规效果图

《魅力中国》:天时地利人和,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之东风,如何答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之卷。

崔书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围绕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从“医、教、研、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六带动、六突破”:

一是以实施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带动,在提升中医医疗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做好“一老一小”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推进市中医院”一馆六院多中心”建设,整合骨伤资源,打造辐射豫鄂陕毗邻区域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等。二是以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为带动,在中医药教育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办好仲景书院,设立河南中医药大学豫西南硕士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三是以筹建“张仲景实验室”为带动,在中医药科研上实现新突破,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加快现代中药研发。四是以“三园、一廊、一谷、三片区”为带动,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中医药产业链,做大做强艾草产业等。五是以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为带动,在仲景文化弘扬传承上取得新突破,办好仲景大讲堂,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策划拜谒医圣大典等。六是以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带动,在国际交流合作上实现新突破,设立张仲景医学奖,建好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

医圣祠文化园效果图6.jpg

医圣祠文化园效果图

《魅力中国》:华山论道,聚贤论剑,根正苗红的南阳优秀中医药文化,如何助推“一带一路”?

崔书克:如今,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对外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合作格局正在形成,中医药已成国际交流合作特色名片,我们将积极推进南阳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仲景文化走向世界。

一是建好“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进一步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把张仲景博物院打造中医药出口的示范区和集聚区,不断提升我市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区域城市”和“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平台,先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始,引导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仲景馆或远程医疗、中医药培训教育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拓展中医药服务出口贸易。加强“仲景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先期引进留学人员进入书院“诵经典、跟名师”。三是用好南阳市中医抗疫国际远程医疗中心”。充分发挥仲景经方在抗疫中的优势,将中医药文化传播至海外,满足国外患者对中医药防治的需求,进一步宣传推介南阳中医,推进南阳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使世界更加了解仲景经方、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医药振兴发展在路上。崔书克表示,南阳中医药发展局必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百尺竿头,勇立潮头。

(来源:美丽中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