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悬壶不问名利 惟愿杏林深耕 ——我的中医药情缘

宋 杰

时间:2020-10-26 来源: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阅读次数:

今生恐与中医药有缘。

想当年考大学,平时一向成绩不错的我,偏偏高考大失水准。本打算应征从军,保家卫国,不成想父亲偷偷李代桃僵,代替我拿到了中医药学院的通知书,还哄骗说只是去看看,结果又悄悄交了学费,碍于害怕浪费那笔学费,万般不愿,最终还是如期踏进国医大学校门。

“一入侯门深似海”。在中医药的海洋里,游弋起来真的很辛苦,且不说晦涩难懂的医古文,单是那些传统名著《伤寒》《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本草》《温病》等等,读起来已是必细嚼慢咽,边读书边思考边消化。幸而仗着年轻,懂与不懂都不影响记忆。

许是父亲因着未曾征得同意把我送入医门的不安,他自己竟也报名自学考试,读了中医专业。父亲早年因着其兄在台湾受了牵连,只上到小学毕业便失去了读书机会,成为他毕生的痛。年过半百重拾课本,以小学毕业水平读大专,再加上家庭、工作各种事务缠身,困难可想而知,但自幼聪慧的父亲硬是凭着坚韧的毅力,一本书一本书啃了下来,拿到证书的那天全家像过年一般隆重庆贺,欢欣鼓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历经3年拿下的自学大专医学文凭并没有给父亲的工作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转变,父亲没能走上医疗岗位,仍然在企业做他后勤工作。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坚持在中医药道路上耕耘不辍。他仔细研究中药学,学习熬制膏药,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拿来购买原材料——中草药、蜂蜜、香油以及各种工具,还把母亲亲手织成的最好的白棉布拿来做底布,摊制膏药,治疗筋骨损伤、治疗疮疔脓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熬制的膏药疗效好,很受亲朋好友、单位同事,以及同事的同事、亲戚的亲戚欢迎,很多人慕名前来求用,但不管认不认识,自始至终,父亲从不收钱,全是热心奉送。还有他的治疗小儿积滞、腹泻,也是一绝,边逗孩子边推拿,严重者辅以中成药,十拿九稳,前来求医者无不满意而归。

如今,“编外行医”的父亲已驾鹤西去近十年,现在想来,他是真正纯粹的“悬壶不缘名利去,杏林深耕对月明”——不为名利,但求精神丰盈。而我也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了整整三十年,成了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师。前些年与中草药打交道,有缘跟着老药工学习,学习掌握各种中草药特别是常用药的生长习性、性状、炮制、药性等等,还考取了执业中药药师。这些年将所学用于临床治疗,竟也屡见奇效,患者惊喜、感激者每每有之。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预防为主,有时候内因与外因结合治疗,效果更明显,为此,我还学习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医好了抑郁症患者,帮助他们摆脱心理枷锁、解脱病痛的同时,自己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曾无数次被社区聘请开展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不少患者乐意加我好友,头疼脑热喜欢找我寻医问药,让我成为不少患者事实上的“家庭医生”。有患者多年顽疾祛除,兴奋之情无以言表,竟再三寻求媒体帮助宣传,被我婉拒;有患者拿出自家珍藏予以奉送,还有“红包”表达谢意的,均一一谢绝,“悬壶济世,医治患者”乃医生本分,不该有额外回报。谁言医患关系紧张,难处?把病人当亲人,自是迎刃而解。

可能受父亲无问名利的的影响太深, 杏林“只管深耕” 成了我的座右铭,相比纷繁的事务,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如何提高医疗水平、如何解除病痛上,将医治病患作为第一要务,治病不推脱、不耽搁,不分节假日尽可能随时出诊。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利用所学中医药以及心理学知识,指导自我怀疑的患者正确用药,除却焦虑,解除心理负担,用中医药治疗低烧,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不少患者表示,“疫情期间幸亏有了你的指导,要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战胜恐慌,很可能身体还没垮,精神就要先崩溃了。”

很快,我的侄女也将跨入医疗行业,一家三代在宏扬中医药、发扬中医精神上耕耘不辍,薪火相传,将“医者仁心”精神传承下去,“不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追名逐利,在喧嚣的尘世选取清流一股,传“杏林精神”,做 “杏林中人”, 崇“杏林春暖”,谋“杏林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