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药的缘
李冬冬
缘起
我家,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家庭。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对传统的东西,总有一种别样的情结。印象里,我小时候,家里人如果身体不舒服,总会去买几副中药回来,摔伤了要贴膏药,上火了要熬药茶,感冒发烧了也要喝几副汤药。
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我听惯了“神农尝百草”“医圣张仲景”的故事;在“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故事里,我认识了华佗;在一部部主角垂死偶遇仙风道骨白胡子老爷爷的武侠剧里,我认识了中医药的伟大。
中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无所不能,我对中药心生向往。
缘聚
秉持着内心的向往,也获得了全家人的一致赞同,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填报了河南大学中药学专业。就这样,开启了我与中药相知相伴的生活。
大学四年,我学习中药专业知识,锤炼中药专业技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中药、认识中药、研究中药。特别是,大二暑假,学校组织中药学专业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上山实习,使我印象深刻。在山林里,在山路边,我们认识植物,采集标本;回到宿处,我们制作标本、温故而知新。这是一场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又促进理论发展的学习。我对中药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中药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大学毕业,我辗转于中药厂、中医馆,再然后,依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感觉,到了华佗故里--药都亳州。在这里,两家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180多家中药饮片企业,让我看到了中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专业技能高超的中药专业人员,让我意识到中药产业要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也是在这里,从没有想过会做老师的我,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工作生涯。
四年时间,我从懵懵懂懂的教育小白成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四年时间,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看着他们从一无所知走进校园,每天一点点的汲取中药专业知识、锤炼中药专业技能。看到他们学有所成,我为他们高兴。看到他们参加省、市技能竞赛获奖,我与有荣焉,心怀自豪。看到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学有所用,我觉得我大概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他们,这些中药园林里的幼苗,使我仿佛看到了中药事业的未来和振兴。
缘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医药学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基层服务人才和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中药保护与发展,并将其写入了新的《药事管理法》,从法律上、政策上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今年上半年,“新冠”肆虐,全国医务工作者勇于逆行,纷纷请愿,奔赴抗疫前线,展示了中国大爱、中国力量!在全国疫情危急,缺乏特效药和疫苗的关键时刻,中医药凭借其扶正祛邪、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治疗工作,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信念和精神,让全国、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医药的疗效和魅力。
我深信,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人民的信赖和要求下,中医药必将迎来新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全面复兴。
在父母家人的的催促下,我带着不舍离开了亳州,怀揣着新的期待和梦想回到了家乡南阳。从华佗故里回到仲景故里,我与中药的缘始终未有断绝,我仍然奋斗在中医药教育前线。在新时代,我将延续我与中药之间的缘,在中医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和发展增砖添瓦。
大概,我与中药之间的缘,将持续此生。